1879公益计划 | 失独老人在线沙龙:“羊群”遍地,如何应对焦虑?

2023-01-30 12:31:20374

1月12日,北京迎来了一场冬雪,而如期举行的1879公益行的线上沙龙直播间则依然温暖如春。

1879公益行讲师团讲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市社区心理服务顾问,家庭教育指导师,MBSR 正念导师郑亨莉老师为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枫中心)联络的失独家庭群体带来了主题为“疫情当下,如何应对负面情绪”的分享。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当下,老年人,尤其是独自生活的老年人群体,本身就属于抵抗力较弱的群体,如果本身有基础病,在罹患新冠之后还容易加剧基础病症状;另一方面,由于亲缘联系较一般家庭更少,作为重要支持来源的同龄人也往往是易感人群,他们也会更缺少社会支持。

因此郑老师从调理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应对负面情绪与找到归属感等三方面进行了分享。

调理饮食方面,老师建议老人们少食多餐,进食容易消化或帮助消化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勤喝水,杜绝进食腐烂、过期的食品,半熟、生食品。保持食物种类丰富全面,均衡饮食,保证营养。

在养成生活习惯方面,郑老师讲了三个“一”:制定一个计划、钻研一件事情、找到一种支持。

老师提到,感染后和康复期间,可能本来就难以专注在一件事上,这也很正常,如果做不到也不用自责,如果一直难以调整状态,可以寻求帮助。

此外,郑老师提醒,老年人往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共病,是本次疫情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高发群体。因此,遵从医生的医嘱,按时、规律、规范服用药物,做好相关疾病的二级预防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学会评估和监测自己病情变化,及时就医,不乱投医,不讳疾忌医。

最后,老师重点分享了心理调试的部分。老年人由于退休后活动和社交范围减小,生活重心改变,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感觉到不适应,具体表现可能包括安全感下降、容易出现失落感和空虚感等。

而在疫情下,可能还会出现疑病、焦虑、抑郁、强迫等表现。主要表现包括:听到各类疫情信息就莫名紧张,有些患有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因此导致病情加重;有些怀疑自己患了“肺炎”,多次到医院就诊,要求医生尽快给予确诊和治疗;多次反复洗手清洁,无法控制地想象自己被感染后的后果并感到痛苦,等等。

而压力本身也会加重躯体疾病产生的可能性,包括呼吸系统、内分泌、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表示:如果出现情绪波动、失落、焦虑等情况,不要惊慌。

消极情绪的出现只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需要照顾和关怀内心的自己,比如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提高人们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告诉自己,这是面对危机的应激反应,要允许它们的存在,不自责,也不指责和抱怨他人。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给出了几条建议:

1.筛选信息源,面对繁芜庞杂甚至彼此冲突的信息,确认可靠的信息来源,控制信息摄入量,在情绪焦虑的时候适当远离网络,回归线下生活;

2. 找到兴趣爱好,进行放松和自我调试;

3. 获取社会支持,缓解释放情绪最有效的方式是沟通交流。给亲友打个电话、发条微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人与人连接的关系越亲密,心理状态也会越趋向积极健康;

4. 在陷入负面情绪无法自拔的时候,尝试通过正念冥想、蝴蝶拍等方法进行放松,将自己的身心抽离出来。

随后,郑老师分享了用于放松的肢体放松法、注意力转移法,以及用于记录自己情绪和想法的情绪监控技术和居家日记等。

比如,在肢体放松法中,可以使用搓手、拍脸等肢体动作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放松情绪。

而情绪监控技术则是指在每天固定的时间点(如起床-12点-傍晚18点-睡前)给自己的情绪打分,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将它们绘制成情绪曲线,就可以更直观地意识到“情绪有波动”这件事,并追溯情绪的变化趋势,从而在情绪低谷的时候更平和地看待它。

最后,老师分享了用于评估自己情绪的小测试,以及如何调节认知的方法,鼓励大家有余力的时候进行对比自测与练习。通过有意识地觉察和有耐心的练习,“沉溺于负面情绪”的状态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疫情的肆虐对我们的身心都提出了挑战,同时,它也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借此反思人生、思考生命,重新进行价值排序,并和亲友与社会获得更紧密的联结。

最后,老师传达了“让我们一起筑牢心理防线、积极健康生活”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