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 张煜宵:心理咨询的边界在哪里?

2022-11-17 16:44:22407

上次 “1879Pro 大咖团带你入行” 系列公开课中,纽约大学心理学硕士、1879Pro 项目实习基地 “一张心理” 工作室创始人与负责人张煜宵老师,为大家带来了 “心理咨询师如何宣传与打造个人品牌” 的分享。

 

这期,有更多心理咨询师常见的问题:

  • 心理咨询费用该如何设置?

  • 心理咨询结束后,该如何布置家庭作业?

  • 心理咨询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Part 01  心理咨询费用该如何设置?

心理咨询费用的设置,是一门学问。收少了,咨询师和来访者动力都可能不足,收多了,来访者未必能承担得起。

在这里,老师给出的建议是:

1.参考大平台价格,同时参考价格-资质关联度

目前已有的心理咨询大平台,已经给出了一个相对标准化的价格区间,一般来说,新手咨询师在200元/小时上下,熟手咨询师为400-600元/小时区间,而资深心理咨询师则会到800元/小时以上。

而心理咨询的定价,也往往和资历挂钩,一般来说,行业大咖,即在该行业深耕十几二十年、且在某个领域属于领头人位置的,定1000元/小时以上才比较合理。

老师也提及与费用相关的咨询伦理问题,比如甚至有的咨询师会按小时报价,但却在咨询时放任来访者倾诉,在超过时间时也不出言提醒,最后按照实际时间(往往是远远超过1个小时)收费。老师在这里很认真提醒,“取财有道”。

 

2.参考本城市平均价格

上面提到的是可以接全国各地个案的网络平台,而如果是接待当地来访者的线下咨询,则需要综合参考当地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关于获得此类讯息的渠道,张煜宵老师提到了一些自己意料之外、但发现了之后很好用的渠道:“搜一搜”和“大众点评”、甚至是“高德地图”,都会有机构信息,也会有咨询师收费价格展示。

此外她发现,大众点评的咨询师页面上,不仅可以看到收费,也可以读到同城咨询师的资料和受训背景,开玩笑说,感觉可以把它当作本地同行交流平台使用。

3.对有需要的群体,考虑公益咨询

有很多来访者真的需要心理咨询,但支付不起资费,因此有咨询师会采用阶梯式收费的形式,或者干脆设置公益咨询的名额,以低于自己市场价的价格接待经济情况较为困难的来访者、或者学生来访者。

老师同时也建议大家,收费可以低,但不建议免费,这会影响来访者的咨询动力,让改变更少发生。

 

Part 02  心理咨询师该如何布置作业?

通常来说,部分流派,如行为认知流派,会比较倾向于布置“作业”,也有一套发展得成熟完善的练习,但不是所有来访者都适合这个环节。

作业更适合焦虑水平比较高的来访者,但当来访者自我改变和突破的力量还比较弱的时候,给对方建议、或者布置作业,可能往往反而会激起对方的畏难情绪,没能顺利完成作业的体验,往往还会激发挫败感和愧疚,并带来回避和逃离,需要非常谨慎。

 

Part 03  心理咨询师如何与来访者建立边界?

终于来到了这个大家都很好奇的问题!在心理咨询中,与来访者的边界,是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在细节中被突破、而需要咨询师注意的。

1.朋友或者朋友转介?

这道属于基础题,这种可能会涉及到双重关系的情况,可能会让咨询中的动力变得更复杂,可以考虑转介给其他心理咨询师。
2.来访者想要加私人联系方式?

虽然答案是不建议,但比起在事实层面反馈,老师更建议“在关系层面上反馈”,即关心来访者为想要心理咨询师的私人联系方式背后的关系和动力因素——

是来访者觉得在咨询中有话没有说完吗?还是觉得当着咨询师的面无法表达更多?是害怕自己在咨询外的时间会发生什么?又或者仅仅只是有咨询师的联系方式躺在通讯录里,就会让自己感觉到更安全?

建议咨询师先了解来访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做反馈。

3.朋友圈如何管理?

上一期提到了自我宣传层面的朋友圈管理,而这次说的则是:心理咨询在朋友圈发表私人信息,要非常谨慎。

尤其精神分析和动力取向流派,会建议咨询师严格管理朋友圈权限,以尽可能避免咨询师个人信息引起来访者的投射和联想——「哦这个咨询师有孩子了,TA和孩子相处得如何?」「作为咨询师的孩子,一定很幸福吧」「这个咨询师有伴侣了,他们感情如何?」诸如此类。

4.遇到特殊需求:扮演相亲对象?催眠老公?到家中劝孩子上学?

老师提到在咨询中,会遇到种种对心理咨询不了解的人,提出的各种“神奇”需求:比如被阿姨邀请扮演相亲对象激励儿子减肥;比如被一位女士拜托去催眠自己的伴侣,看他“外面是否有人”,这种直接介入现实、非心理咨询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一般会婉拒。

此外,老师还遇到过孩子不愿意上学,家长想要请咨询师去家中给孩子做咨询的例子,虽然作为社会服务,家访是相对常见的,但这个具体例子在心理咨询中属于突破边界的非自愿个案(指来访者本身没有求助动力和意愿,是由来访者的亲人朋友邀请咨询师来介入),各种意义上都比较困难,所以老师也一般不会接手。

咨询中往往会有形形色色的意外状况,应对也是见招拆招。

但最重要的原则,是在做出回应时,以来访者的需求为基础,但同样也要意识到咨询师自己的“力所能及”。

 

关注1879计划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